人到中年,所走的每一步,都可能是在渡人

人到中年, 所走的每一步, 都可能是在渡人、渡己、渡众生 。
正如杨绛先生所言:
“人生, 一岁有一岁的味道, 一站有一站的风景, 你的年龄应该成为你生命的勋章, 而不是你伤感的理由 。 ”
人生在世, 大部分的时候都需要自己一人独自面对、打拼、扛住一切 。
生活不易, 人生很短, 生命无常, 一个有智慧的人, 会尽心尽力地打造出强大的自己 。
然后, 积累、沉淀、转化 。
不要到了中年才因为一些是是非非、高高低低、沉沉浮浮的困难和挑战而让自己对生命丧失了期待和希望 。
这世界上, 落难才能见真情, 生病方知健康之可贵, 缺钱才晓得人情冷暖 。
早点成熟起来, 早些强大起来, 人生才能更快好起来 。
人到中年,所走的每一步,都可能是在渡人
1:落难时, 才知真心难求
席绢在《迷路》里写道:
“要知道, 太丑的落难公主, 白马王子就算出现也不是不会出手相救的, 更别巴望会被一见钟情了 。 ”
太平无事之际, 谁与谁和谐相处都无从察觉出端倪 。
谁都是最好的样子, 自然也就无法看到人性的瑕疵, 谁都可以融洽地相处, 是因为没有利益纠葛的存在 。
而当你落魄时, 当你潦倒时, 就会发现能够做到真心待你的, 从来都是寥寥无几的 。
也不必说这是人心薄凉, 因为自始至终都是人性使然 。
也就是说, 在人生困境里, 得到了别人的帮助, 是一种极为难得的幸运 。
因为别人帮你是情分, 不帮是本分 。
人到中年,所走的每一步,都可能是在渡人
疾风如劲草, 烈火见真金 。 谁是虚情假意, 谁在幸灾乐祸, 谁在落井下石, 谁在趁火打劫, 只有在落难、落魄时才能彻底看清 。
元丰二年, 苏轼因“乌台诗案”入狱, 平日里那些称兄道弟的人避讳, 没有敢出头为他求情的 。
反之, 自己的亲弟苏辙不仅不避讳, 还冒死向皇帝奏请, 哪怕丢掉自己的官职, 也要为哥哥赎罪 。
也正是因为落难时看到了他人的冷漠, 也感受到了弟弟的真情, 苏轼才能在牢狱之灾里熬住所有的痛楚, 断了自杀的念头 。
说起这份感情, 苏轼曾写下这么一句:
“与君世世为兄弟, 更结来生未了因 。 ”
俗话说, 患难见真情, 岁寒知松柏 。
真正的感情, 走着走着就走进了心里, 处着处着就加深了感情 。
哪怕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和难题, 还是能够待在你身边, 陪你度过人生低谷, 熬过生活难关 。
人到中年,所走的每一步,都可能是在渡人
【人到中年,所走的每一步,都可能是在渡人】2:生病时, 方知健康的可贵

    推荐阅读